焦點原創 | 搜狐焦點長沙站
(圖片源于網絡)
2022樓市一開年,央行就獲釋個好消息:倒數20個月保持不變的5年期LPR首次降低。昨日,消息一出,樓市鼓舞,多支地產股飄紅。
對于購房者來說,經歷過震蕩期的買房邏輯已經發生轉變。
首先,市場層面。
2022年,不要再去期待所謂的大行情。雖然經濟學家對于房地產行業發展趨勢抱有有所不同看法,但有一點基本達成協議共識:即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,縱然近期政策暖風頻刮起,但全國市場經常出現諸如2016年突然巨變的大幅下跌行情不會再經常出現。
樓市,仍將是穩字當頭。
2021年是長沙樓市擠水份的一年,2022年將之后“擠迫水份”。
(圖片源于網絡)
在吳曉波的2021橫跨年演講中,提及了一個詞“K型時代”:即一個行業的利潤,很有可能只集中于在少數能應對變化、構建創意的企業中。那么,樓市的“K型時代”可以用一個詞概括:“分化”。
從長沙樓市成交價數據也可以顯現出,尤其是進入第四季度,市場上展現出最搶眼的是諸如保利·天匯、長沙悅府等改善型需求高品質樓盤。而部分代表片區限價天花板的項目,入市去化效果并不理想,甚至有高新區樓盤散戶去化率僅3%。
(大平層“紅盤”10天三開三捷)
這也意味著,市場不好的時候,產品會重新被擺到最重要的方位,樓市內卷會愈演愈烈。
差異化產品定位,產品和服務不會淪為沖破重圍的利劍。
對于今年要入市的新盤來說,如果不能在產品上下足功夫,跑出區域同質化競爭,會很煎熬。
其次,在買房最重要因素層面。
對于購房者,尤其是近期返鄉置業期望安家長沙的購房者,有能力的話,選用熱門區域、優質項目、務實房企。
留意,在經歷過去年的樓市鎮痛期后,自由選擇“資金穩健房企”比全然追求“大房企”最重要的多。近期看房的購房者也可以明顯感覺到,在看房時99.99%的置業顧問會強調“我們不差錢”。
在購房板塊的自由選擇上,除非是純粹鐵剛:幾乎不考慮到房子后期轉手等問題。一般情況下,購房時盡量不自由選擇郊區、邊緣化地區樓盤。對于那些在土拍中遭遇流拍,即開發商都沒有底氣轉入的區域,就不要“偏向虎山行”了。
有購房用戶咨詢:長沙公寓是否能應從?答案是:如果有核心地段優質品牌公寓產品骨折廣告宣傳,周邊出租市場需求活躍,手上資金充足可考慮持有;若想通過先上車公寓,兩三年后轉手出讓,移位大戶型住宅產品,則要三思后行。
因為,目前長沙市場公寓存量龐大,去化周期長約3年,產品類型豐富,可選擇范圍廣,相對而言,二手房公寓產品優勢薄弱。
對于購房者的上車時機,主要有三個節點:一個是年終沖刺業績的12月;一個是每個季度末;一個是春節和兩會之前,在這些節點,開發商一般會實施購房優惠政策,進行業績沖刺。
(圖片源于網絡)
有業內人士稱,2022年,融資和債務依然是力在很多房企身上的大山,生死考驗遠未結束。
對于購房者而言,樓市利好頻出,但買房的錢從哪里來?